艾滋病作为一种尚无法治愈但可预防的疾病,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向世界蔓延的猛烈趋势。因此,只有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合作,各国共同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的流行。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中协调世界各国的行动,于1987年建立了预防艾滋病的专门机构,这一机构的名称是全球预防和控制爱滋病规划署。作为全球的协作象征,自1988年起规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预防艾滋病日。
1988年“全球共讨,征服有期”1990年“妇女和艾滋病.
这个主题要求从国家这个高度,引起全世界对妇女这些特殊问题的重视,同时也突出了妇女参与全球与艾滋病作斗活动的必要性。1991年“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
这个主题的目的在于呼吁各国政府都要行动起来承担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责任。
1992年“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
这个主题要求以社区为中心做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人人都要参与预防艾滋病活动,而不应将此看作仅仅是卫生部门和医务人员的任务。
1993年“时不我待,行动起”
1989年以后,全世界艾滋病蔓延在加速。人类再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了。特别是那些艾滋病疫情还不是很严重的国家更要分秒必争,立即行动起来投入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工作。
1994年“家庭与艾滋病”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艾滋病的流行。1995年“共享权益,同担责任”
在防治艾滋病的斗争中,提出这个口号是为了要使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能分享防治艾滋病的物质和信息资源,有权获取防治艾滋病的知识,有权得到物质帮助;同时,也有责任承担相关的义务,把本国的、本机构的物资和信息资源提供给其它国家和机构分享。
1996年“同一世界,同一希望”
这一主题的意思是共同努力防止艾滋病的传播,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向所有其生命受到艾滋病流行侵害的人提供关怀和支持的社会。 为了更深入、更持久地在全球开展与艾滋病的斗争,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决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改为世界艾滋病运动。此举的目的在于,在推广和规划两个方面取得更实际的成果,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确保成本的效益,并扩大在全世界动员工作的范围和影响。
1997年“艾滋病与儿童”
此主题的中心是,年龄在18岁以下的人正生活在一个有艾滋病存在的世界中,他们正在对付的不仅是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和正在暴露于艾滋病流行的问题,他们还要对付由这次流行所导致的问题和直到现在还是成人所面临的问题。
1998年“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
这次运动的目的是动员青少年努力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并加强对那些受到艾滋病传染和影响的青少年的支持,促进和保护他们的人权。
1999年“倾听、学习、尊重”
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活动中,应倾听儿童和青少年的心声并尊重他们的想法,共同讨论涉及他们的各种问题,包括性与艾滋病。提倡相互学习,开展成人与儿童/青少年、青少年间、成人之间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非感染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消除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歧视,并懂得如何避免感染艾滋病毒和珍爱生命,动员青少年参与到支持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活动中去。
2000年“男士责无旁贷”
旨在动员男性在艾滋病防治运动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和发挥更大的作用,目的是提高男性的警醒意识和突出他们在控制艾滋病传播中的作用,鼓励男性与艾滋病作斗争将成为最可靠的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方法之一.
2005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世界艾滋病运动(WAC)选择“遏制艾滋、信守承诺”为其2005到2010年的主题。
2006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艾滋病的宣传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主题强调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承诺、共同参与,号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要行动起来,恪尽职守、履行承诺。
2007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宣传主题仍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艾滋病的英文全称是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即“获得性免疫系统缺乏综合征”,简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Aids”。这个简称的字面意义就是“援助”的意思。
2008年“全民动员”
这一主题将继续通过世界艾滋病日运动的口号“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加以推广。
2009年“普遍可及和人权”
2010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