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中很多需要做氧疗的患者,在临床诊治时我们需要弄清楚这几个问题:患者是否必须吸氧,用什么装置吸氧,吸氧浓度是多少,吸氧有哪些不良反应?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常用的氧疗装置。
给氧系统有哪些?
总的来说,给氧和改善氧和的方法包括两类:有创伤性和无创伤性。又可根据其提供的氧流速能否完全满足病人的吸气需要将它们分为低流速给氧系统和高流速给氧系统。
1、低流速给氧系统
是指氧流速较慢,不能为病人提供全部氧吸入的需求,每次潮气量中均含有数量不等的室内空气。此给氧系统需要的装置包括鼻塞、鼻导管、普通面罩、附贮袋面罩等。虽然这些装置提供的气体氧浓度不是很准确,但患者更为舒适,应用方便,且比较经济。
2、高流速给氧系统
指氧流速较快,可以完全满足患者氧吸入的需求,不需额外吸入空气,能够提供较准确的、不同氧浓度的气体。此给氧系统需要的装置主要是Venturi面罩。
特别指出的是,气体流速和氧气浓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论低流速给氧系统还是高流速给氧系统都能够给气道提供高、中、低的吸入氧浓度。
常用的给氧方法有哪些?
一、无创伤性给氧
1、鼻导管或鼻塞
(1)临床最常用的给氧方法,具有简便、价廉、舒适,不影响病人咳嗽、咳痰、进食和谈话等优点。双侧鼻导管使用比单侧鼻导管方便和舒服,导管插入双侧鼻腔的深度约 2 cm。
(2)鼻导管吸氧浓度与氧流速的关系可通过以下公式简单计算:FiO2(%)=21+4x氧流速(L/min)。该公式也是粗略估计,实际上它还受到患者潮气量和说话频率的影响,患者呼吸、咳嗽、说话和进食时,即使吸入氧流速不变,吸入氧浓度也会降低。
(3)鼻导管和鼻塞吸氧浓度不稳定,且氧流量在5 L/min 以上时刺激较大,7 L/min以上时多数患者不能耐受,因此使用鼻导管和鼻塞时氧流量不应超过6 L/min。
2、普通面罩
(1)普通面罩一般用塑料或硅胶制成,重量较轻,无单向活瓣或贮气袋,氧气的输入孔一般位于面罩的底部,呼出气通过面罩上的小孔排出。即使氧气供应暂时中止,患者也不会窒息,因为空气仍可从面罩上的小孔和面罩周围的缝隙流入。
这种面罩的死腔及“贮袋效应”影响了氧流量和吸入氧浓度之间的关系,上述鼻导管的公式不适合面罩吸氧时的计算!这点必须指出。
(2)普通面罩吸氧时,氧流量在5-6L/min以上,才可将面罩内的呼出气(包括CO2)冲洗排出。若给氧流速太低(如2-3L/min),不仅吸氧浓度下降,还导致呼出气的CO2在面罩积聚,促使CO2重复吸入。
(3)由于结构本质所限,普通面罩氧浓度最大为50%~60%,氧流量>8 L/min时吸入氧浓度也不会进一步升高。
因此,普通面罩适用于缺氧严重而无CO2潴留的病人,而且相比鼻导管它能提供较好的湿化。但面罩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说话,患者有呕吐时容易发生误吸。
以上两种给氧装置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总的来说它们提供的吸入氧浓度不会超过60%(鼻导管更差一些,一般不会超过50%,即使给10L/min的氧流速)。要想进一步提高给氧浓度,还得靠以下装置。
3、附贮袋的面罩
(1)普通面罩的升级版。在普通的面罩上装配了一个乳胶或橡胶制的贮气袋(一般为600~1000 ml),为没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输送高浓度的氧(FiO2 >60%)。
(2)附贮袋的面罩分为两种:① 若面罩和贮气袋之间没有单向活瓣,称为部分重复呼吸面罩;② 若面罩和贮气袋之间设有单向活瓣,称为无重复呼吸面罩。此时病人只能从贮气袋吸入气体,呼气时气体只能从出气孔逸出,而不能再进入贮气袋。在呼气或呼吸间歇期间,氧气进入贮气袋,而吸气时主要由贮气袋供氧,如果面罩合适,能紧贴患者的面部不漏气,应用这种面罩可达到很高的吸氧浓度。
4、Venturi面罩
(1)面罩根据Venturi原理制成,即氧气经狭窄的孔道进入面罩时,在喷射气流的周围产生负压,携带一定量的空气从开放的边缝流入面罩。
(2)提供较为恒定的吸入氧浓度。Venturi面罩属于高流速给氧系统,由于喷射入面罩的气流速度超过患者吸气时的最高流速和潮气量,所以患者呼吸模式不会影响吸入氧浓度,故它能提供较为恒定的吸入氧浓度。可提供吸入氧浓度为24%、26%、28%、30%、35%、40%。虽然Venturi面罩能提供40%以上的吸入氧浓度,但其精确度明显下降,与实测值可相差10%。
(3)由于高流速气体不断冲洗面罩内部,可促使面罩中呼出气的CO2排除,基本无CO2重复吸入,面罩也不必与脸部紧密接触,比较舒适。适用于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的患者,尤其是需要严格控制的持续低浓度氧疗时应用更为普遍。
5、气体无创给氧装置
如氧账或头罩,主要用于儿童或重症不合作的患者,临床应用相对少见。
此外,还有贮氧导管、按需脉冲阀等,按需脉冲阀的特点是仅在吸气时输送氧气,克服了持续吸氧浪费大量氧气的缺点,对于一些需户外活动的吸氧患者极为有利,脉冲给氧高效、节省、无需湿化等优点,缺点是较为复杂,不美观,价格昂贵等。
二、有创性给氧
1、呼吸机给氧
最常见的有创性给氧方法。各种严重的通气障碍、ARDS、自主呼吸微弱或呼吸暂停等,在常规氧疗不能将PaO2升至安全水平或给氧后加重CO2潴留和呼吸抑制者,均可通过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使用机械通气。
2、鼻导管(鼻咽部)给氧
与普通鼻导管类似,但它插入更深,距离鼻孔约8~10 cm,达到鼻腔的软腭水平,在类似氧流速情况下,两者输送相似的氧浓度。鼻咽部给氧国内医院不常用,笔者从未见过。
3、经气管给氧
(1)患者没有气管切开时,可以在局麻下将穿刺针在第2、3气管软骨环间穿刺进入气管内,经穿刺针将直径为2 mm左右的塑料导管放入气管内,拔出穿刺针,留置导管在气管内约10 cm,外端固定于颈部,与输氧管相接。
(2)此法可供非卧床的慢性低氧血症患者长期使用,由于呼吸无效腔起到储存氧气作用,呼气时氧气损失少,故氧流量比鼻导管法少去一半,且可有提高血氧的效果。但该法应用不方便,有导管堵塞、肺部感染、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国内使用也不多。
4、其他有创给氧装置
(1)体外膜氧合(ECMO),高精尖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2) 高压氧疗,高压氧疗是指超过1个大气压的高压条件下给氧,可显著提高吸入气的氧分压,还可显著增加动脉血中的物理溶解的氧量,由于该方法给氧设备要求高,故也把它列入有创装置行列。
此外还有T型管和气管造口项圈给氧,它们适用于有人工气道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