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科发表时间:2024-11-10 18:30 新生儿科成立于2016年,是酒嘉地区最早成立的新生儿专科病区,科室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病房建设符合国建危重新生儿病房建设指南Ⅲa级标准,现开放床位40张,其中危重新生儿救治单元(NICU)16张、早产儿病床10张、普通新生儿病床6张、隔离新生儿病床4张、特需病房4张,分别设立病区、工作区、功能区和生活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配备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要求的各种临床诊疗设施、设备。新生儿科是“酒泉市市级重点学科”“酒泉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酒泉市新生儿质量控制中心”“甘肃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新生儿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甘肃省新生儿重症监护质控中心联盟单位”“兰大二院新生儿多学科协作单位”。现有医护人员40余人,有20余人先后在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韩国峨山中心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国家级医疗中心和广东省人民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兰大二院、兰大一院等省级知名医院NICU培训学习。每年都邀请多名省内外新生儿知名专家进行新生儿救治的学术交流和教学查房,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年收治危重新生儿1500人次左右,病床使用率保持在95%以上,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达98%,救治成功的最低出生体重儿为680克。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覆盖整个嘉酒地区,乃至内蒙古额济纳旗、张掖的部分地区。 目前已成功开展无创机械通气、长时间常频机械通气、无创高频振荡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肺表面活性物质(Insure/LISA技术)治疗RDS,新生儿围手术期管理,超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精细化管理,先天性心脏病规范化管理,肺动脉高压集束化管理,新生儿败血症规范化管理,胃肠外全静脉营养,早产儿和危重新生儿个体化肠内营养,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肠道微生态疗法,危重新生儿转运等救治项目;熟练开展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脐静脉)术,胸腔闭式引流术,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心包穿刺术、床旁动态脑电监护、床旁颅脑彩超、床边动脉血气、床旁X线检查,床旁多项生理功能(脉搏、呼吸、血压)、经皮氧饱和度、经皮胆红素监测,病理性黄疸诊断整合解决方案、胆道闭锁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等诊疗技术;开展了抚触疗法,新生儿NBNA评分,新生儿早期保健技术、早产儿吞咽功能训练,新生儿康复功能训练,早产儿、高危儿随访及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超低出生体重儿个体化、集束化护理策略,袋鼠式护理、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见性护理、体位疗法、音乐疗法、鸟巢护理、水床护理、非营养性吸吮等专科特色临床护理服务。 承担辖区内妇幼健康培训工作,每年主持完成新生儿安全管理评审、新生儿复苏培训、艾梅乙项目培训、早产儿管理、危重新生儿救治、新生儿早期保健、新技术新业务培训等专项适宜技术的专科培训工作,常年接收辖区医护人员新生儿专科进修工作。每年承担甘肃省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的40余名学生新生儿专业学习。主持完成和参与完成科研课题项目共5项,多项科研获得酒泉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实用性国家新型专利6项,发表专著2部,每年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科室团队曾获“甘肃省优秀医师团队”、“酒泉市护理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卫生行业儿童急救大赛三等奖”、“甘肃省新生儿高级生命支持技能大赛优秀奖”;科室个人曾获“甘肃省优秀儿科医师”、“甘肃省技术标兵”、“甘肃省优秀护士”、“甘肃省安宁疗护适宜技术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甘肃省“护理用品创新大赛”三等奖、甘肃省“护理岗位技能大赛”三等奖、酒泉市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酒泉市优秀护士”、“酒泉市技术能手”、“酒泉市卫生健康系统职工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